欢迎进入内蒙古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2022年 月 日

您的位置:首页/社科新论/正文
分享到:

内蒙古学研究成果交流会发言汇编(一)

2024-06-02 08:22:51 文章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网 浏览次数: 2505

在内蒙古学研究成果交流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乌恩奇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内蒙古学研究成果交流会,共同探讨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重庆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保海,四川省社科联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志怀,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原党组书记、院长邴正,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全国地方学联席会议召集人张宝秀教授和上海市社科联参会代表李林燕。参加研讨会的还有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文联、自治区有关高校、内蒙古学研究会、各盟市社科联等单位以及兴安盟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们。在此,我谨代表自治区社科联向各位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会议由自治区社科联主办、内蒙古学研究会和兴安盟社科联承办,将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地方学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研讨,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更好把这条主线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学深悟透,营造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氛围。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大论断,对做好新时代民族地区工作具有定向引航的重要指导意义。全区社科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重要要求,抓紧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深化重大理论和基础性问题研究,紧紧围绕高质量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深入研究阐释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丰富史实,努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建设的总任务。三大体系中,学科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核心,话语体系是关键,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由多门学科相互关联构成的,具有系统性、专业性的有机统一体系。这为我们加快构建新时代地方学提供了思想指南。

地方学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地方学,这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2017年,自治区社科联提出创建“内蒙古学”的倡议。内蒙古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丰硕的成果积淀为“内蒙古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内蒙古学”作为地方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以立足内蒙古、研究内蒙古、服务内蒙古为宗旨,通过对地方问题的多方面研究,提炼地方特色,总结地方发展规律,为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为推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2020年成立了内蒙古学研究会,组织开展了内蒙古学基本问题研究,定期围绕不同主题举办内蒙古学研讨会,交流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学术优势,成为我国地方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总体来看,内蒙古学研究在学科定位、研究内容、选题方向等方面,还存在特色不鲜明、研究重点不清晰、研究方向创新不足等问题,迫切期待广大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以开阔的眼界、深厚的学养、丰富的经验、深邃的思考,在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更高起点上,加强系统性研究、学理性阐释和学科性建设。

内蒙古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全区上下正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聚焦聚力闯新路、进中游目标,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这对社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重要作用,为不断开创我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凝心聚力、献计献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自治区实践,聚焦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发展战略和部署,找准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针对性、实用性,强化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也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倾囊相授,以更多创新性、开拓性的意见建议,为办好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任务贡献智慧力量。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文化认同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原党组书记、院长,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院长 邴正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系统地总结了中华文明的特点,将其归结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特征。本文尝试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入手,探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与海纳百川的博大文化胸怀。

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

中华文明的历史形成充分说明,文化本身具有多元复合的特性。文化的多元复合性,是指任何一种现代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融合而生成的,是多元文化要素层层叠加,不断累进的。原有的文化作为痕迹都会在这个文化中存在,不会被完全擦掉。当外来文化占了支配地位的时候,本土文化就以隐性文化的方式存在,而强势地传播来的外来文化就以显性文化的方式存在。在现代文化中,这种文化的多元复合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中国文化当中,这个特点尤为突出。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根据考古新发现,提出了中国文化形成的满天星斗说。他认为我国数以千计的新石器遗址可以分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红山文化和从江西的鄱阳湖到广东的珠江三角洲的文化等六大板块,不限于传统认为的黄河流域。张溥泉提出了中华文化一体论。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形成实际上分成四个阶段:前天下一体阶段即春秋战国时期,炎黄、东夷、百越、苗黎、戎羌诸民族融合成为华夏民族;天下一体阶段即秦汉魏晋时期,华夏民族与蛮夷戎狄诸民族融合成为汉民族。前中华一阶段即南北朝隋唐时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加深融合。中华一体阶段即宋元明清时期,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

参考他们的观点,中国文化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炎黄部落族群是第一个阶段。据《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黄二帝起源于渭河流域,后发展进入黄河中下游平原,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联合,形成炎黄族群。

华夏族群是第二个阶段。根据历史记载,在炎黄族群四周存在着东夷、苗黎、戎狄、氐羌、巴蜀、百越等诸多族群。东夷即我国古代中原对东部各部落的统称。有淮夷、莱夷、鸟夷、岛夷、湡夷等。分布在今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一带。东夷首领为太昊、少昊,崇拜帝俊,以鸟为图腾,经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兼并融合,成为华夏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龙(炎黄)凤(东夷)图腾崇拜。

苗黎即三苗九黎,中国上古传说中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部落名。又叫“有苗”,分布在今河南、湖北、湖南一带。苗黎首领相传为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戎狄即我国古代中原对北方和西北各部落的统称。根据史书记载,殷周时期有鬼戎、西戎等。春秋时有北戎、允戎、犬戎等。秦国西北有冀之戎、义渠之戎、大荔之戎等。狄分赤狄、白狄、长狄诸部,各有支系。因其主要居住在北方,故通称为北狄。又指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曾是中国中原人对北方各民族的泛称。氐羌即我国古代中原对分布在西北和西南一些部落的统称。巴蜀即巴人和蜀人。巴人分为两支,一支是廪君巴人,沿汉江流域迁徙到湖北清江。另一支是沿嘉陵江南迁的巴人。即后来助武王伐纣和助汉还定三秦。这支巴人在周初被封为子爵国,即巴子国。巴子国后为秦所灭。秦灭巴后建立巴郡。蜀人的祖先是“蚕丛”和“鱼凫”,与三星堆文化有密切关系,建有蜀国,战国时为秦所灭。百越即我国古代中原对东南地区各部落的统称。春秋时浙江地区的百越部落建立了越国,后为楚国所灭。秦统一中原后,发50万大军征服岭南,百越大部分融入华夏。

天下是第三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概念集中体现在其天下观中。天下是包括人与自然在内的全部世界,也是中国与四方的总和。周易有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礼记∙大学》中有云:“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春秋时代已经形成了以天下系统为代表的世界观。天下就是以华夏为核心,包括东夷、苗黎、戎狄、氐羌、巴蜀、百越等周边诸多族群的可以认知的中外一体的社会。到秦汉时代实现了以中原为核心的统一政权,形成了以华夏为核心,包括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夷在内的一统天下。

中华民族是第四个阶段。古代华夏族居于四方之中,自称为中华。秦汉以降,发生了魏晋南北朝的五胡乱华、唐王朝崩溃后的五代十国以及两宋时期的辽金元朝三次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张博泉认为辽宋金时期,出现了新的南北朝,指出无论是在民族关系和民族意识上,都发生了阶段性的转折。少数民族建立的北朝辽金确立了宗主国的地位,分华夷、分中外的传统“正闰观”受到了批判,趋向统一于一个中国之中成了历史的主要倾向,人们对于民族的观念已冲破了固有的局限。他认为,金朝处于当时我国的多中国王朝、列国和列部并存的新时代;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后北朝发展的典型;是在中缘由过去以汉族为主统治转向以少数民族为主统治的时代;是由过去“炎黄之遗”的大民族主义的血统论向统一的道统、文脉的一体论的变革时代;是社会形态在全国范围内走向同态的时代;是由旧的分中国与四海的统一模式变革为新的不分中国与四海的统一体模式的时代,是各民族自强自立的能力空前发展和走向各民族全华的时代;是中华意识大觉醒的时代;是中华各民族大发展和大进步的时代。到元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但控制了中原,而且统一了中国。蒙古族统治者接受了中原文化,基本依靠中原的制度实行统治,超越原来单一汉族的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观,逐渐为“中华”所代替。中华即天下与内外藩属的总称。

1895年,孙中山在海外创立了兴中会,并且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最早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民国以降,“中华民族”逐渐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识。中华民族从炎黄族群开始,就是不同文化群体融合的产物。经过包容东夷、苗黎、戎狄、氐羌、巴蜀、百越等诸多族群的过程,形成了华夏民族。经过包容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夷的过程,形成了古代中国的天下。经过天下与内外藩属的整合与融合,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这一过程恰如林则徐所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海内外同胞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

在中华民族成长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不断包容与融合的过程,而且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吸收其他国家与民族文化的过程。西汉时期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成为影响广泛的群众性宗教信仰。东汉时期道家思想结合中国本土民间崇拜,吸收佛教的宗教特点,形成了道教。儒家思想影响佛教形成了佛教的禅宗。儒道佛三教并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方面的独特特征。儒家思想以入世精神的积极理想主义,体现了贵族与士大夫阶层的理想追求。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道家思想(包括道教)以无为精神的消极浪漫主义,体现了既不成功又不成仁的贵族与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态度。他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清静无为,以柔克刚,齐物化一,追求永生。佛家思想则以出世精神的悲观主义,体现了对普通民众的精神安慰。佛教把普通人从生活的失败中引向来世的解脱与超脱,给人以绝望中的希望。三者虽路径不同,但实际上实现了分众传播,互相区别,又互相依存,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

从唐朝到元朝,伊斯兰教从阿拉伯半岛、祆教和摩尼教从波斯、基督教从欧洲、景教(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从西亚,甚至犹太教,通过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纷纷传入中国。这些宗教和不同教派,在他们的故乡往往各不相容,有的彼此杀得你死我活。在中国,其他大多相安无事,各开各的庙,各唱各的调,有的逐渐消亡,有的因不断与朝廷对抗被禁止,有的则扎根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二、文化的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性

中华民族的文化包容性充分体现了文化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结合。文化是人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的活动成果,以及使用这些成果的活动方式。前者是广义的文化,后者是狭义的文明。精神文化是人所创造的精神活动成果,包括观念文化、符号文化和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是文化的基本内容,观念的体系化形成确定的知识与价值观。符号是观念的表达形式,符号的标准化是文化交流传播的基础。规则是人为形成或制定的行为标准,规则的系统化才能形成稳定的社会制度。观念文化、符号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结构化,必然形成文化的一元化。各民族文化从萌发到成熟,必然形成文化的一元化。

文化进化论的代表人物泰勒、摩尔根等人认为,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生,发展在不断地进化,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从蒙昧时代、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并且认为世界上各民族都有独立发明的能力,大致上都经历相同或相似的发展历程。文化进化论的结论即文化一元论、文化趋同论和西方文化中心论。

美国的文化相对主义创始人博厄斯系统批判了西方文化中心论和西方文化优越论。他强调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注重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坚决反对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纳入进化论简单的“单一进化模式中”。他认为:“文明世界的各种经济大多相似,以至于如果不依附于建立在个体化和历史之上的文化,我们就有可能陷入一种文化需求和水平一致性的境地。这会使我们丧失从不同文化形式的互动中得到的有价值的促进因素”。他认为,“甚至在我们自己的文化中,要获得相同的环境是极其困难的。每一户人家、每一条街道、每个家族集团和学校,都有自己的特性,是不易估定其价值的”。

因此,每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值得尊重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功能。他认为,文化之所以是多样性的,是由历史的特殊性决定的。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是过去许多历史因素作用下的产物。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特殊的历史,因此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是独特的。

博厄斯的学生本尼迪克特认为,人类文化各有其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特征,呈现出多样性。她认为,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复合体的整体组织形式。任何文化特质或元素,都必须首先依据它在某一独特的文化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所属文化的价值系统等的关系加以解释和判断。同时,任何具体的文化都是由不同人群、民族在其特殊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创造出来的。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是给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统合于文化整体之中的法则。

不同文化的模式上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化多元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文化的整体意义不能由单个的文化元素加以解释,是文化整合后的产物。本尼迪克特接受了马林诺夫斯基文化功能主义的思想,把文化模式理解为各种文化特质的丛结。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由物资设备、精神文化、语言、社会组织等多种要素综合组成的。这些要素的差异,会在整合中产生影响,形成不同特点的文化模式。

文化的构成元素是多样性的,不同的人群、部落、民族;不同的环境,如平原、草原、海洋、岛屿、沙漠、山地、高原;不同的工具、技术;不同的语言、文字;不同的习惯、风俗;各不相同的文化模式在传播中会发生交互碰撞、冲突与融合,从而形成各不相同的文化特征。因此,文化又是多元的、多样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

三、中国文化多元复合性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充分体现了文化一元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过程,体现出文化多元复合性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国国土上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广袤的平原,滋养了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成为华夏民族的摇篮。而在东北、北方、西北、西南地区,存在着肃慎、东胡、戎狄、氐羌等古代渔猎游牧民族,后来发展为满、蒙古、维吾尔、哈萨克、藏族等数十个少数民族,形成了农耕文化与渔猎游牧文化的长期并存与对峙的局面。长期以来,受二十四史体现的中原中心史观的影响,人们往往强调农耕文化,只看到周边渔猎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的对峙与战乱,忽略了渔猎游牧文化对中原文化的积极影响。但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结合形成的,并不是纯粹的农耕文化,其中包容和融入了大量的渔猎游牧文化的因素。中国文化多元复合性结构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为游牧和农耕的二元对立依存的结构。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中原农耕民族与周边渔猎游牧民族经济上存在着依存关系。中原的农业文化,他们主要的生产工具是马匹,牲畜。只有马匹才能解决它的交通,牛和马能解决他的耕作,所以说中原农耕民族需要游牧民族。游牧民族虽然征战较多,征战都是因为一个矛盾的爆发点,平时双方这种经济的依存是很明显的。而游牧民族的食物单一,经济结构单一,他们需要穿的衣服,他们的贵族需要穿丝绸,他们的牧民需要消化大量的肉类需要盐和茶来调节,这些都由中原来供应,所以形成了这种经济上的依存关系。没有周边的发达的游牧文化,中原的农耕文化不能这么成熟;没有中原发达的农耕文化,周边的游牧民族不可能周期性地入主中原,因为我们不断提高他文化存在的层级,这样使他由一个小部落慢慢有能力聚合为一个有贵族和平民的一个大的军事集团。

其次,中原农耕民族与周边渔猎游牧民族存在着政治上的互补关系。这种二元对立和依存形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中央集权、超级军备和大一统国家三大特征。

早在春秋时期,齐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3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战国时代北方燕国、赵国、秦国都修筑长城以防匈奴。秦始皇派遣公子扶苏和蒙恬率20万大军战败匈奴,修筑长城。汉代与匈奴多次发生攻防战争,收降南匈奴,驱逐北匈奴。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进入长城,逐鹿中原。宋明时代有契丹、女真、蒙古北方和东北的游牧渔猎民族进入中原,两度统治全中国。

周边渔猎游牧民族的周期性入侵中原农业文明地区,直接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与农牧二元对峙与依存的社会结构关系密切。由于中原周边始终存在强大的渔猎游牧民族,形成了来自边疆的巨大压力和挑战。钱穆认为:“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一、农耕文化,二、游牧文化,三、商业文化。……游牧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继续一地,反复不常,因此而为安定的,平稳的。”渔猎游牧民族的迁移性和劫掠性传统,使他们经常突破农耕游牧的边界,与农耕民族发生冲突。一旦形成统一的游牧民族政权,多部落凝聚起来的经济、政治、军事力量,常常会突破长城,冲击、破坏中原农耕民族的社会稳定和安宁。这种冲突促使中原农耕民族逐渐加强社会团结,形成统一的中央政权,控制地方政权,凝聚全社会力量,以对抗渔猎游牧民族的周期性冲击。

这种对抗和挑战形成了中原政权的超级军备特点。高适在《营州词》诗中有云:“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盅不醉人,胡儿三岁能骑马。”耶律阿保机云:“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游牧民族以部落为基本社会组织形式,生产与军事组织往往是一体化的,他们自幼生长在马上,骑射技能远超平时种地,战时召集入伍的农耕民族。骑兵来去如风,运动速度快,机动性能强,冲击力巨大。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妇女老幼随军作战,直接提供后勤服务。在冷兵器时代,这些优势使他们在战场上往往压倒同样数量,甚至超过自身数倍的步兵。在历史上,匈奴、鲜卑、吐蕃、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满洲这些渔猎游牧民族都曾拥有数十万兵力,中原农耕政权不但要加强中央集权,而且必须保持上百万的常备军,才能够抵抗游牧民族的进攻,形成了超级军备的特点。超级军备推动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向中央政府的高度集中,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这种对抗和挑战形成了中原政权的大一统传统。“大一统”是指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和整齐划一。大一统的提法最早出自孔子。《春秋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唐代徐彦注疏曰:“王者受命,制正月一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汉代董仲舒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儒家认为,大一统是天地古今之道,不可改变。孔子针对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诸侯割据现象,认为天子应该具有一统天下的权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大一统思想的产生原因是多样的,但中原诸侯对天子权威的挑战,以及周边渔猎游牧民族(蛮夷戎狄)对中原王朝权威的挑战,是大一统思想产生和不断强化的重要原因。

四、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的文化态度

围绕人和宇宙、中国和世界的基本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基本观念。

其一是天下一家的文化依存论。在个人与他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个人与世界的发展进程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天下一家,但是儒家的天下一家不是天下唯此一家,而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其二是华夷互变的文化复合论。在华夏与蛮夷、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可以华夷互变。《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记载:“三十五年,楚伐随。是也。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春秋初期,像楚、秦等在边远地区,疆土临近周边其他民族或与其混居的诸侯国,尚不被中原核心地区诸侯认同为华夏,但并不影响秦楚自认为华夏。韩愈认为:“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其三是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论。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正是这一文化依存、文化复合、文化包容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推动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另一方面保持了中华民族与世界的和平性基本关系。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文化依存论、文化复合论和文化包容论的传统,有利于加强和提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文化认同,有利于全球各国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文化认同是社会群体成员对本群体的习俗、历史、价值观和文化特征的充分接受和肯定。形成社会共识和认同是文化的重要社会功能。文化是一种内在的聚合力,通过文化跨越社会成员之间产生共同的符号、规则和观念,产生共同的价值观和群体信念,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文化共识和文化自觉。社会认同的基础是社会成员之间形成基本一致的文化价值观,这种文化价值观成为把诸多人群凝聚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所以,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心理和精神的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世界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背景下,基于文化的社会认同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习近平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他进一步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包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充分的文化自信,指明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基本原则。我们一定要在新时代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文化发展背景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充分的文化自信,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聚合学术资源 勇担时代使命 积极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

四川省社科联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 张志怀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56个民族在川都有居住,有15个世居民族,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全省民族地区辖区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7.7%,有3个民族自治州、3个民族自治县和16个享受少数民族待遇的县(区)及83个民族乡。民族工作在四川各项事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在继承党的民族理论和总结党的民族工作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这是党在民族工作领域坚持“两个结合”重大实践成果和理论结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民族工作前进的方向。去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重大命题,这是包括各级社科联在内的广大社科界的光荣使命。

近年来,作为联系服务四川社科界的群团组织,四川省社科联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别是围绕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现作一简要介绍,借此求教于全国社科界同仁。

一、强化思想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谋划和部署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并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大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巩固和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指明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四川省社科联高度重视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深刻认识和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组织机关和所属社科组织进行专题学习。特别是2023年,我们于6月和7月先后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和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于11月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重要要求;12月3日至12月7日,我们组织机关和所属社科联组织党员干部在广西大学举办了一期政治思想教育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实地了解和学习广西民族工作经验,邀请相关领导和专家讲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新论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等课程。

具体到社科实践,我们组织科研工作,注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和推动各类社科机构和广大社科工作者据以开展科研工作,特别是在历史研究中认真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确保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正确;我们组织科普工作,注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势,大力宣传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历程,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和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二、强化基础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着力解决我国民族学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所左右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四川是民族学研究重镇,徐中舒、任乃强、蒙文通、李安宅、于式玉、吴天墀等前辈学者都为我国的民族学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省社科院的民族学研究在全国都有较大影响。省社科联作为服务学界的工作机构,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社科项目规划和成果评奖的引导作用,积极推动我省的民族学研究。2022-2023两个年度,我省有38项民族学和涉及民族及民族地区发展研究的课题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其中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研究》《法治视野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规范基础及其构建路径研究》《西藏地方同内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书写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改善少数民族民生的实践历程与成功经验研究》等;有51个项目入选我省社科规划,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百年演进与赓续发展》《藏羌彝走廊北部多民族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多民族地区聚落文化类型及互嵌机制研究》《清代四川方志中的西南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书写研究》《四川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公共服务路径研究》等;在去年开展的第二十次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有17项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包括《康藏史(古代卷、近代卷)》《中国彝文古籍文献整理保护及其数字化建设》《参与式援藏与西藏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研究》《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概念与话语研究》等。此外,我们还加强对涉及民族学研究的5家重点研究基地或团队的指导,通过设立专项课题推动我省民族学发展。

三、强化专题研究。从2022起,我们以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名义,与四川省民宗委联合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宗教中国化主题,针对民族宗教工作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组织研究,力图发挥四川学界得天独厚的科研优势,为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供参考。我们明确该课题为省级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其中重点项目每项资助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每项资助2万元;全省范围内接受公开申报,其管理和结项验收依照《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进行,原则上完成时间为一年,成果一般为研究报告。

该项目已实施两年。2022年,我们将重点项目课题方向明确为“习近平关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重要论述研究”等9个,一般项目为“新时代四川加强基层民族宗教工作调查研究”等6个,青年项目为“科学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调查研究”等4个;2023年,略作调整,重点项目为“四川各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研究”等4个,一般项目为“新时代四川巩固治藏安康战略要地研究”等7个,青年项目为“新时代城市社区民族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等5个。这个专项规划普遍受到学界关注,申报热度很高。经按规定程序评审,2022年,确定重点项目13个、一般项目5个、青年项目5个计23个,重点项目包括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四川卷》4种;2023年,确定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11个、青年项目2个,我们重点项目包括《长征文化促进川西多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等。今年初,四川省委统战部、省委宣传部、教育厅、省民族宗教委印发通知,命名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15家单位为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等5家单位为研究培育基地。今年我们这个专项课题的申报工作尚未开展,相信将更加受到学界关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广大社科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四川省社科联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也见了一些成效,但与兄弟省(自治区、直辖市)社科联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绩相比,还有短板弱项,特别是内蒙古社科联组织专家到教学科研点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制定《自治区社科联党组关于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任务工作举措》等,很值得我们认真参考、仔细学习。我们一定把大家的经验带回去,好好消化、借鉴,力争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为党的民族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地方学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全国地方学联席会议召集人 张宝秀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当前,落实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求,是全国各地各领域各行业的重要任务。地方学学科建设和研究成果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

一、地方学对于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和积极意义

1.地方学内涵:现代地方学是研究地方的综合性学问、综合性学科,把某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区域(含城市)甚至国家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将其作为人文、自然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地域综合体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研究其地方性特色、演变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探究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其如同中医学一样,具有系统性、综合性、辩证性的思维和研究模式。

2.地方学发展势头。当前,我国各地的现代地方学正在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长期持续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出现了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热的现象;自90年代中期起,在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基础上全面综合研究地方、保护文化遗产、挖掘地方文化的地方学开始兴起,称为“某某学”的地方学研究机构陆续建立;进入21世纪,各地地方学研究机构更是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数量越来越多,在全国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地方学可以说是地方文化研究的升级版。地方热情很高。

3.地方学使命和研究视角:如果要给现代地方学学科明确一个使命(Mission)的话,似乎可以概括为“研究地方,挖掘文化,传承文脉,服务发展”。现代地方学是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是多学科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涉及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人文学、艺术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现代地方学成熟的标志应该是发展成为一个跨越性、融合性学科,每位研究者和每个研究团队都有一主多辅的学科视角、学术情怀和研究范式、研究方法。

地方学研究思想和规律,研究一方水土是如何养一方人。地方学研究需要采用“时-空一人结合、过去-现在-未来贯通”的研究框架和视角,具有国际视野、国家胸怀,采用科学方法、规范研究地方情况,不仅重视文献的使用,特别强调扎根地方,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也是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方法。

4.地方学价值和意义:各地方、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鲜活组成部分。百花齐放春满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地方学促进跨学科研究,交叉创新,是中国学的组成部分,应成为构建中国学的基础,各地方学交叉融合、创新思维、提升尺度和意义构建中国学学科。“中国学”不仅是外国人研究中国的学问,也应当包括中国人自己对中国的研究,中国学应与区域国别学并列、平行。20年前,时任浙江省温州市委书记李强大力推进温州学和温州文化研究,曾署名在报纸发表文章。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曾批示要加强温州学研究。

中华民族“致中和”,天地人和哲学理念,由国家层面和各个地方生动实践共同构成。历史上,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曾被其他国家、民族学习、借鉴。地方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本土化色彩,总结各地方、各民族生活、生存、发展历史经验,挖掘历史智慧,处世哲学、文化理念、生态智慧等,提供文化自信的地方实践,汇成中华智慧,让中国故事丰富多彩、鲜活生动、可知可感可信,让第二个结合更加坚实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对于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地方学案例:北京大学

1.发展历程: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是1998年1月经北京市教委推荐、市机构编制办批准成立的校级实体科研机构,是受到韩国汉城市立大学首尔学研究所(现首尔市立大学首尔学研究所)启发成立的。北京学研究所现有专职人员10人。

26年来,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的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学研究平台和学科不断迈上新台阶。2004年9月,经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北京市教委联合批准,以北京学研究所力量为核心、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设立北京学研究基地。2008 年 11 月,北京学研究所被推举担任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学术联盟中国地方学研究联席会执行主席单位至今。2016 年 12 月,北京学研究基地入选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名录;2022年入选CTTI年度高校百强榜名单。2019年5月,以地理学、中国史、考古学和设计学为骨干学科的“北京学”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至2023年4月高质量完成学科建设任务,通过北京市教委验收。2023年9月,在北京学高精尖学科建设成效基础上,学校整合全校优势特色学科资源,成功申报并获批北京市属高校新一轮一流学科“北京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以“人文北京”学科群为主体,以“智慧北京”和“健康北京”学科群为两翼,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

2.研究方向、特色和经验做法: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平台和学科一直坚持以“立足北京 研究北京 服务北京”为平台建设宗旨,以“研究北京,挖掘文化,传承文脉,服务发展”为学科使命,以北京城市地域综合体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时空演进、保护发展、文化传承为研究主线,以宏观到微观层次的调查研究为重点。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律动与保护发展;北京考古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首都文化内涵挖掘与文脉传承;时空智能与首都文化感知计算。组织多学科教师合作、多学科融合研究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与文化传承创新问题,从发生“物理反应”到逐步发生“化学反应”。

北京学研究所通过组织学术活动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每年举办一次北京学学术年会,已举办25届;经常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包括海峡两岸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与韩国首尔市立大学首尔学研究所等合作举办“亚洲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计划举办“一带一路”地方学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与学报编辑部共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京学研究”专栏;2019年创设“走读北京”活动,让师生在走读北京过程中了解北京、品味文化;2020年以来,组织北京学学术沙龙讲座100多场。

3.研究成果及转化应用:北京学研究基地自成立以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等各级各类课题200 多项,基地自设开放课题 300 多项;编辑出版系列学术集刊《北京学研究》《三山五园研究》《地方学研究》等,组织出版《北京学学术文库》《北京学丛书》《北京文化史丛书》《北京宗教史丛书》等系列著作、文集100 多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报纸文章数百篇,撰写调研报告、成果要报、咨询报告等数十份,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山五园国家文保利用示范区建设、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保护发展、首都文化、北京考古、文物保护、非遗保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等领域取得丰富研究成果。2023年开始发布年度“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指数”。 

积极发挥智库作用,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成果专报《北京学观点》等咨询报告被中宣部、北京市有关部门采用50份,多次获表扬和感谢,多篇获市领导肯定性批示。积极转化应用研究成果,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首都图书馆“首图讲坛”、北京市教委“传统文化进校园”等做讲座数十讲,协拍北京电视台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大西山》《永定河》《长城长》和七集《这里是北京·定都》等。接受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采访或担任电视节目主讲嘉宾100余人次,积极传播首都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科研服务教学,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开展北京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指导多名研究生,独立或牵头开设北京地域文化、走读北京、中国文化地理、城市要素调研方法与实务、中华传统文化、北京历史文化与创新发展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录制慕课“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学习强国平台播出,开展北京学读书会,北京学学术年会设置学生论坛专场,设立北京学学生创新项目等,立德树人成效不断提升。

4.未来发展:北京市级一流学科“北京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未来五年总体建设目标是:深入开展关于首都和古都的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应用性研究,建立中国特色、首都风范、北京味道的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认知、保护和传承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开拓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体系演化机理、复杂系统认知与决策、适应性发展的应用基础研究,建立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体系研究的“北京学派”“中国范式”,文化、数智双赋能名城保护发展,深度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北京学”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新兴交叉学科、地方学的国家学术研究高地和国际学术研究中心,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做出积极贡献。

三、地方学学科未来发展:借鉴“区域国别学”做法将中国学、地方学纳入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交叉学科”门类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2022年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已增设第十四大学科门类“交叉学科”,其中包括区域国别学、文物等7个一级学科。近些年,北京市教委等有关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在组织申报、评审高校重点学科、“高精尖”学科等工作中,明确鼓励申报新兴“交叉学科”学科。建议将“中国学”作为一级学科纳入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交叉学科”门类,列在“区域国别学”之后, “地方学”可以作为“中国学”的二级学科,培养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开展相关领域研究。

同时,地方学学科还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地方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需要加强国际联系、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加大宣传和传播力度,获得更多关注和支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几个思想认识问题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原院长、二级研究员,内蒙古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特邀研究员 李春林

习近平总书记6月7日到8日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着眼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定不移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各民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2023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向纵深发展,需要我们在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关系上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内蒙古自治区从1983年开始搞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是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召开首次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并决定每年9月为民族团结表彰活动月。国务院在肯定和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基础上,从1988年开始,先后召开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2005年民族团结进一步创建活动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的一项法定活动。

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到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升级版”。习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到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升级版”。习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民族团结是巩固和加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强调各民族团结要提升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从“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高度,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达到团结统一。

二、深刻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民族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民族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求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都要向此聚焦。

首先,民族地区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维护民族大团结是民族地区重大政治责任。

其次,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历史方位等决定了民族地区承担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大政治责任。具体来说,民族地区大多数是边疆地区、处于反对民族分裂、保障边疆安全的前沿;大多数在我国西部地区,是生态脆区,也是欠发达地区,承担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责任;还是自然资源富集地区和国家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等等,而且许多产业居于全国上游,对保障国家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牢记“国之大者”,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

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久久为功的事情,需要各方面工作持续聚焦发力。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第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为重要的是,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民族地区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推动各民族共同现代化深入展开。

三、从解决平等问题到解决差距问题再到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新中国的民族工作大体上是“三部曲”。毛泽东时代着重于解决平等问题;邓小平时代着重于解决发展问题;新时代这两个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但更需要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问题。

首先,在党的正确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指引下,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民族不平等和差距问题业已得到比较大的解决,但在发展中,固化民族差异性、扩大这种差异性的问题却凸显出来。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只管“肚子”不管“脑子”,或者自己管“肚子”别人管“脑子”,发展起来离心力可能会更大。前些年一度出现民族差异性固化和强化的问题,如果长此下去就可能会产生“离心力”。对此,应当高度警觉,未雨绸缪。

其次,现代化的过程,包括文化的现代化,各民族传统文化需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有两个取向:一个是顺应现代化要求往前走,一个是逆着现代化的方向往回走。今天所谓“民族意识觉醒”就可能是往回走,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要各民族共同往前走,共同实现现代化。

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要增强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要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不是要排斥差异、消灭差异,更不是要“同化”哪些民族。增强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不能对立、不能偏废。

第四,文化认同是深层次的认同。要大力推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切实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积极构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

四、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阐释解读和宣传工作,到“润物细无声”地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理论构建和阐释、解读以及宣传工作,以深刻揭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论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而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历史必然和实践要求阐释清楚、解读透彻、宣传深入、贯彻精准。

其次,要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着力构建自己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对“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基本学术问题要进行深入研究,给出正确的阐释解读,通过这种溯本清源,切实澄清和纠正“内亚史观”“新清史观”等错误的史学观和民族观,切实解决我国民族学研究中存在的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主导的问题。尤其要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深入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想文化支撑。

第三,深入研究打造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有形有感有效。把思想教育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加强文化建设,开展文化活动,推动文以化人,创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新局面。

五、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构,到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实现文明互鉴

要说当今世界上解决民族问题最好的,那就是中国。在这方面要有自信和底气。我们要把中华民族文明向世界传播,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

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海内外同胞整合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不同于西方的民族,我们是命文化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从古至今在中国境内的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我们讲民族问题与西方有所不同,我们不是强调种族的血统,而是强调国家的正统,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融为一体。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都追求问鼎中原、定于一尊,形成的是“九州共贯,六合同风”。我们要深入加强研究,不要设过多的禁区,要有争夺话语权的意识和能力;要学会用世界听得懂的话语来进行交流,改变有理讲不出、讲了没人听,说了传不开的问题;要站在全人类发展的高度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实现文明互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中的热播剧《我的阿勒泰》

内蒙古社科院院长 包银山

8集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于5月7日至10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和爱奇艺网络同步播出后,创造了多项收视奇迹,持续成为网上热门话题。不仅如此,作品爆火出圈也带来了著名作家李娟系列散文集热卖抢购、新疆阿勒泰地区原生态风光圈粉无数等连锁效应。据有关媒体和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自5月7日开播以来,阿拉泰地区度假产品旅游预订量环比增长了370%,阿勒泰搜索热度同比上涨562%,新疆整体搜索热度同比上涨323%。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改编自著名作家李娟同名小说,该剧以疆二代汉族少女李文秀和开小卖部的母亲张凤霞的生活轨迹为主线,以细腻的细节、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阿勒泰地区壮美的自然风光、特别的民俗风情以及质朴的日常生活,热情歌颂了各族人民群众善良、坚韧和乐观的优秀品格和人性的真善美。这是对这一作品的总体感受,事实上作品被各路观众和网友赋予各色标签,说明作品所表现的治愈功能和价值启迪是立体的和多元的,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

作为一部民族地区题材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既具有鲜明民族与地域特色,又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该剧的火爆出圈也印证了优秀文艺作品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首先从作品中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阿拉泰地区各民族群众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以及各民族亲如一家的深情厚谊。民族间生产生活方式不同、民风民俗也有些差异,但差异并没有构成障碍,相反差异和不同促使他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汉族妇女张凤霞与哈萨克族牧民间的那种自然松弛甚至很惬意的生活状态,让人们忘却她们的民族身份;张凤霞女儿李文秀与哈萨克族帅哥巴太的爱恋,哈萨克族妇女托肯与蒙古族的朝戈的再婚,都是因为爱而走在一起,十分自然和纯真。一切都很自然的现实场景,展现的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创美好生活的生动画面。

共同的生活以及平等而发自内心的交往交流交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和条件。张凤霞、李文秀与哈萨克族牧民群众生活在一起,由于语言和习俗、价值观的差异,相互误解甚至吵架、闹矛盾在所难免,但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真诚和善良之心,特别是张凤霞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为牧民群众值得信赖的人,因此,总是能够相互理解和包容。剧中听不到一句说教词,但能够感受到浓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氛围,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不同民族群众的衣食住行上,喜怒哀乐中,生产生活中,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无比强大的内生动力。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增进情感增强认同的纽带。张凤霞之所以能够与牧民群众打成一片,是因为她平常结合生产与娱乐教牧民学习日常汉语,牧民也教她哈萨克语,使得她们之间交流的是带有哈萨克语调的汉语,自然而亲切。剧中大部分对话台词都用国家通用语言,但也有涉及老人的和民族间的交流用本民族语言表达,真实反映了学习使用通用语言文字上存在的客观现实,即苏力坦等老一代较差,托肯等中年一代好些,巴太和托肯儿子等青少年一代已经能够流利使用。同时通过巴太的走出去、托肯两个孩子进城读书及各民族青少年一代间无障碍进行国通语交流等事例,反映了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已成为各民族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的事实和道理。

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是历史必然,也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现代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传统中孕育而来甚至是挣扎中而来。可以说全剧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冲突,这也是该剧吸引人、直击人们心灵深处的地方。以商品经济、城市化等为表象的现代发展每时每刻都在冲击着边远牧区的每个角落,公路的修通改变了牧民们祖祖辈辈转场走出来的小羊道,进而也改变了其习俗和文化;传统的代表人物苏力坦从坚决抵触现代改变到开始认可子女的选择、主动上交猎枪;托肯要把自己两个孩子进城读书、巴太要离开牧区由传统放牧者进入现代马场走向更大舞台等等,现代化大潮有形无形地改变和引领着牧民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上向现代迈进,这是各民族发展的历史必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涵。

作品也彰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法治精神。传统和现代的交替中,有的是习俗习惯层面的,有的则是伦理道德层面的,而有的是法律法规层面的问题,很自然应依法依规处置,而不应与民族问题相连接。苏力坦老人日常生活离不开刀子,但进城乘坐公共交通就涉及公共安全问题必须放弃携带,包括依法收缴他祖祖辈辈使用的猎枪等;巴太的哥哥在张凤霞小卖部喝完酒后骑马出去冻死,剧中也并无渲张凤霞有无责任,其父苏力坦及妻子托肯等亲属也都坦然接受这一意外,因为死者已经嗜酒成性、出意外一点也不意外。另外,在他们的习俗里最痛恨错怪和讹人,在这一点上表现了法律与习俗的相统一;而面对有人破坏草原、以假乱真等各民族共同生存家园和生活信誉受损的原则性问题时,大家都挺身而出敢于斗争,体现了共同维护各族共居共生、永续发展的生存环境和待人处事应有的信条信誉。

该剧既是优美的风光剧,更是展现哈萨克族(包括蒙古族)文化的风俗文化剧,剧中大量真诚而细腻的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展现和对古老游牧文明智慧的尊重和提炼,正是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剧中那位蒙古族老奶奶的“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呀”的朴实而充满生活哲理性的一句话成为网络热词;张凤霞说的“他们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跟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你可以不赞同他们,但是你不可以居高临下地改变他们”的一段话所蕴含的平等平视的理念成为人们普遍推崇的人际交流“法则”;对古树上挂马头的民间习俗,如果说一开始李文秀还极度恐惧,那么最后当他心爱的人为了她亲自射死坐骑“踏雪”并将其头挂在树上时,她彻底理解了挂马头这一古老习俗的深刻内涵,因而震撼心灵的敬重感油然而生,反映出理解不同文化应有的真诚态度。当然,全剧对因传统、封闭而形成的特色与差异,既尊重包容并对其精髓精华大加赞美外,也艺术地反映出时代在变传统也在变,而年轻一代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体,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共同的追求的道理。

总之,热播剧《我的阿勒泰》是一部自觉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的优秀作品,该作品对我们全面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要求,创作推出更多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文艺作品,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由阿勒泰地区的火爆,我也想到了我们兴安盟的文旅宣传。对比一下兴安盟和阿勒泰,从自然的馈赠、文化的多样、多民族聚居、原有的基础等等方面两地有许多共同特点,这也给我们以信心和勇气,我们也完全可以以某种较小投入的文艺作品取得火爆兴安盟文旅的意外惊喜,在网络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如果说与阿勒泰相比还有什么差距,似乎在于我们目前可能少了像作家李娟这样热爱家乡各族人民、熟悉家乡一草一木、会写家乡鲜活故事的国家级大作家艺术家的长期深耕与名作推出。另外,我们在创意策划和艺术孵化上或许还有些差距。希望兴安盟深挖自己的故事,在特色中彰显主流,以小博大,创作推出一批歌颂最美兴安、诗意兴安的文艺作品,以优秀文艺作品展现兴安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深化,并创造巨大的多重效应。


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 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内蒙古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刘前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非常荣幸能在会议中交流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一、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总方针。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识和根本遵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国家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出成效。

二、以有形有感有效之措,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立德树人全过程

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培养一大批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既是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高校办学的深切期待和重要要求,也是民族高等教育肩负的特殊办学使命和历史重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内蒙古财经大学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北疆校园常开长盛。

第一,聚焦主线,以有形之举强化政治引领。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压紧压实政治责任,系统推进贯彻主线各项工作。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政治巡察、实绩考核和基层组织重点工作,形成自上而下、层层递进、有效衔接的责任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门模块,不断加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构建起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牵头、相关单位落实的育人体系。

第二,落实主线,以有感之措深化立德树人。打响石榴籽“八个一”工程品牌。成立全国财经类高校石榴籽联盟,工作受到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肯定。学校《“石榴籽工程”铸魂民族财经人才培养——新文科背景下培养模式重构》获得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教学成果先后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获批自治区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聘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力争凝练1—3个研究方向,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再上台阶。建成自治区高校首家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室,建成了《草原母亲都贵玛》等三门课程,《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建成全区高校首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建成后8个月学习参访达1.1万人次,搭建起了一个运行高效、全员共享的实践教育新载体。

第三,贯彻主线,以有效之方服务中心大局。聚焦服务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和“六个工程”,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建设了内蒙古农村牧区现代化研究院、中蒙俄经济走廊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祖国北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内蒙古经济数据分析与挖掘重点实验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育基地和内蒙古经济管理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等六大知识创新平台,组织举办国际会议、咨政成果被中央部委采纳,切实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和自治区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今后,学校党委将继续以有形举措增强全校师生政治意识,以有感方法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有效途径促进模范自治区创建,努力为服务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和“六个工程”汇聚强大的力量。


繁荣新时代内蒙古文艺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闫艳

文艺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体现,具有独特的美学魅力,是各族人民交流文化、增进感情、凝聚共识的多彩纽带。近年来,内蒙古文联自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联系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将打造“北疆文化”有机融入文艺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文艺的方式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谱写出“共同体美学”的新时代内蒙古篇章,并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文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

一、文艺承载着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艺术,包括文学戏剧、神话传说、史诗、谚语、祝赞词、民歌、音乐舞蹈等,不仅题材广泛,而且内容丰富。各民族优秀文化共同构建起中华文化的大厦,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优秀文化既保持其鲜明的传统特色、个性气质与美学追求,同时也因时而进、乘势而变,为丰富中华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助力增强文化认同、凝聚人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内蒙古文联着眼于用文艺的形式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推进项目课题,搭建平台,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厚重,文化内涵丰富的成果。出版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摇篮旁的额吉》、长篇报告文学《辽阔大地》、音乐剧《人民楷模都贵玛》,以“齐心协力建包钢”为主题的长篇报告文学《我们像双翼神马》,演出好来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赞》,面向全国发行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石榴籽”绘本丛书》,编印《“石榴籽”绘本丛书》第二辑,编纂《“石榴籽”民间故事集》,举办“携手同心——内蒙古民族团结主题文学作品展”,开展全区民族团结进步主题人物专题片、短视频征集评选展播活动,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的作品讴歌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

围绕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内蒙古文联实施中国作协帮扶项目“文润北疆”,并获得创联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同时,组织策划“唱响北疆”“北疆有戏”“舞动北疆”“北疆光影”“译通北疆”等系列文艺品牌活动,开展了包括座谈、研讨、展览、演出等各类活动百余场,深入挖掘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讲好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的鲜活故事。

二、文艺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

“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其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上,各民族优秀文化保存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并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共有共享的局面。

足内蒙古文艺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内蒙古文联发挥专业优势和组织优势,用接地气的方式创新文艺传播渠道,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不断增进文化认同。仅就进入2024年以来,文联举办的“嘱托中前行——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作品展览”,“艺韵北疆”——内蒙古美术、雕塑、书法、摄影跨年大展,“北疆光影——内蒙古摄影艺术作品全国巡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画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第十四届全区美术作品展览等活动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内蒙古舞蹈创作专场文艺演出,“唱响北疆”内蒙古新星新作演唱会广受好评,通过具体的文艺作品和活动更加直观地呈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要求,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主席王莉霞曾专程前往内蒙古美术馆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画展。少数民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在多民族中传播,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在本月举办的澳门艺术节上,内蒙古文联还组织乌审旗《江格尔》艺术团进行了专场演出。

三、文艺是展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民族文艺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瑰宝。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内蒙古各民族优秀文化得到大力传承和弘扬,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等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头琴、乌力格尔、内蒙古民歌、安带舞、二人台、剪纸等内蒙古文化名片不断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符号和形象。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内蒙古文联积极联络协调,组织策划,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和专业人员,广泛动员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志愿等协会的会员,努力让内蒙古文艺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展示和传播。

内蒙古文联立足主题性文艺的创作与传播,打造“周末剧场”惠民演出活动,选取快板《单刀赴会》、呼麦弹唱《美丽家园》、呱嘴《挂起红灯唱太平》等正能量节目,充分展现了西北民歌、长调民歌、相声、魔术、杂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打造中华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艺苑撷英”折子戏展演、内蒙古民歌大会、“我们的节日”文学品读等民族团结品牌活动,邀请全国知名艺术家走进内蒙古,以高质量艺术盛宴,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中华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已由内蒙古文联连续三年主办,先后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29位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登台,为内蒙古观众带来黄梅戏、吕剧、秦腔、昆曲、评剧、豫剧、晋剧、川剧等十多个剧种,让群众在家门口过足“戏瘾”。内蒙古文联还积极承办华北五省区杂技魔术展演、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环境舞蹈展演等全国性、区域性文艺活动,来自各地各民族的文艺工作者,带来地域性、特色性、专业性强的文艺作品,在交流互鉴中碰撞艺术火花、增进思想共识。

四、用全覆盖的教育培训凝心铸魂,发掘优秀文艺人才

繁荣和发展文艺事业,人才是关键。内蒙古文艺人才的培养和发现始终对标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探索更灵活的文艺人才培养措施,培养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具备深厚文化修养和过硬艺术本领的文艺人才。一方面着力于提升文联系统干部职工、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认识,文联在党组会、理论中心组学习、全区文联系统“大学习”“大练兵”、文艺界思想引领“培根铸魂”工程等各类教育培训研修中,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崇德尚艺的人生观教育作为重点内容,对文联系统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思想意识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列为专项学习计划、必学理论课程,在近三年来举办的文学、影视、摄影、书法、民间文艺、杂技、文艺评论、文学翻译等100余场文艺培训班中进行专题讲授,实现全区文艺创作骨干全覆盖。

五、以理论评论为引领,引导干部群众牢记“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价值整合功能和精神激发作用。新时代新征程,内蒙古文艺必须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跟时代步伐,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进入新时代以来,内蒙古文联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挖掘和整理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努力使内蒙古文艺作品承载更多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共同情感和共同价值理念。文艺工作与文艺创作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下,凸显政治性和共享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在努力实现民族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文艺服务人民的过程中,促进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内蒙古文联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坚持理论先行,在内蒙古文艺创作基金、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设立文艺评论专项,将“新时代内蒙古文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各类艺术表达研究”等选题作为文学艺术研究的重点课题给予扶持,推出优秀理论成果;组织策划“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形象专题研讨会”,深入讨论中华文化符号与文艺创作的有关问题;举办北疆文艺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内蒙古文艺”“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理念下的新时代内蒙古文艺实践”等进行深入研讨;在相关阵地开设专栏、专版,发表推出文艺理论与评论成果;联合主办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成果学术研讨会,发布《命运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和《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两本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著作。一系列的文艺理论与评论活动,既提升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对新时代自治区文艺工作的认识,又潜移默化地引导文艺工作者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理解“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内蒙古文联、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也先后被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评为理论舆情与文艺评论工作先进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新时代自治区的文艺工作,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立足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贡献力量。


论长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与影响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教授,中国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绍东

长城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修筑的时间之长,经过的地区之广,发挥的作用之全面,体现的精神内涵之丰富,在人类文明史上都是独树一帜、举世无双的。长城的修造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顽强坚毅、自强不息的精神。长城作为代表性符号,积淀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延绵厚重、灿烂辉煌的精神内涵。千百年来,长城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血脉,凝聚着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爱国情怀。2019 年 8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嘉峪关长城考察时指出:“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自古以来,长城地带也是环境过渡带、农牧交错带、民族交融带,为各个民族提供了贸易往来、学习互鉴的舞台。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是一个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长城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长城总长度21196.18千米,分布在16个省区市,内蒙古长城在全国稳居多项第一。一是长度最长,“内蒙古的长城总墙体调查总长度为7570公里,位居全国第一,分布于全区12个盟市的76个旗县。二是时代最多。内蒙古长城包括了战国赵、秦代、北魏、金代、明代等11个时期。三是体系最健全,建筑形式极其丰富多彩。四是内蒙古长城保护工作开展的时间长,早在1982年,就确立了全国第一次靠党政、发动群众的长城保护工作方针。”内蒙古长城资源如此丰富,挖掘长城中的历史、文化、精神、社会、经济价值,做好长城保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长城地带的民族互动与交融共生

战国秦汉时期,中原统治者纷纷在北方地区修筑长城,既是为了巩固向北方地区开拓的土地,也是为了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加以隔离,减少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战争,更好地守护农业文明。

农耕生产方式与游牧生产之间有着强烈的互补性,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无法用人为手段加以隔绝的。游牧民族需要得到农耕民族的粮食、手工业品等资源补充,农耕民族也渴望获取游牧民族的大牲畜及畜产品,这既有助于边疆地区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中原王朝的军事实力。除了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外,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在文化上也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因此,相互联系、彼此交流,互通有无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并不会因为长城的修筑而隔绝。

长城的修筑,将北方地区广大的农牧交错带变为了农业耕作区,使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前所未有地接近。长城地处农耕与游牧的边缘交错地带,长城以南温暖的气候和农耕民族积累的财富,如同磁石一样吸引着北方民族千方百计进入这里。在长城地带,既有游牧民族学习农耕民族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提高生产力水平,以致进入长城以里,与农耕民族更密切地交融,甚至逐步融入华夏民族行列的历史事实;也有中原农耕民族学习游牧民族的畜牧、军事技术,改良畜牧品种,进行“胡服骑射”,实现富国强兵的生动事例。在这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频繁交往,使双方的经济交流、民族交融、文化融合得以逐步实现。

二、长城促进了中国历史上的局部统一与整体统一

农耕民族在发展历程中,面临着两个强大挑战,一是自然灾害的挑战,特别是水旱灾害的挑战;二是非农耕民族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农耕民族必须团结起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形式。 

与在北方地区修筑长城相伴,则是长城内部的道路交通网建设。长城能够发挥军事防御作用,道路交通是必不可少的。与长城相关的各种道路的建设,首先加强了长城内部中原各个地区的联系与往来,将中原地区更加紧密地连接为一个整体。其次,也加强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联系、交流与往来,这种作用在历史上一直得到了发挥。

长城的修筑在促进长城内部的团结与统一的同时,也促进了长城以北地区游牧民族的交融与统一。长期以来,北方地区存在着众多的混合经济部落,这些部落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随着农耕民族不断向北方拓展,众多的戎狄部落或者被中原农耕民族所吞并,或者北上加入游牧民族的行列。游牧生产方式需要大规模蓄养牲畜,“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 。为了防止对草场的争夺造成部落间的战争,需要建立统一的政权来划分草场资源和确定不同部落的迁徙转移路线。

长城修筑后,阻隔了游牧民族南下的通道,游牧民族为了突破长城的防线,也需要凝聚成集体的力量,匈奴帝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以后,突厥、柔然、鲜卑、契丹、女真等继承了这一传统,实现了对北方地区游牧民族的统一。局部统一的实现,为全国范围的大统一创造了条件;全国范围的统一,则巩固了“华夷一统”、天下归一的意识和成果。“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过的两个统一——农业区的统一和游牧区的统一,终将形成混同南北的一个大统一,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决定的。”

三、长城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夏商周时期,农耕民族便有了“中国”“华夏”与“夷狄”的概念。对于具有地理位置优势、气候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生产方式优势、文明发展程度优势的“中国”与“华夏”来说,他们更加充满自信,更加自觉地团结凝聚。所谓“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将“华夏”与“夷狄”进行区分,这种区分主要表现在文化方面。“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千方百计进入长城以南,其中主要是经济与环境因素导致的,当然也有对华夏文化的钦慕。北方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后,不约而同地学习中原文化,将儒家文化视为正统,并且认为长城内外民族建立的政权,皆为正统政权。 

近代以后,由于清政府统治的腐败,中国遭受了帝国主义的入侵,逐渐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侮、掠夺和歧视,使中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事实上,共同的痛苦比共同的欢乐更有凝聚力。就民族记忆而言,悲伤比胜利更具有价值,因为他们强调责任感,要求成员共同的努力。”面对列强的蚕食鲸吞,中国人民意识到只有团结一心,患难与共,才能赶走侵略者,获得民族的解放和复兴。翁独健先生指出:“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也使得我国各族人民深深认识到他们的共同命运,从而加强了团结,加强了中华民族的观念和意识。”在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长城作为两千年来防御外敌、守护文明的军事工事,就转化成一种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坚贞不屈的精神力量。

长城地带作为农牧交错地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这一地带不仅有刀光剑影,战争冲突,更多的是你来我往,交汇激荡,文明互鉴。长城地带不同族群、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制度与文化间的碰撞交融,频繁互动,由冲突渐趋融合,由多元走向一体。各民族在这一地区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既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更蕴含着解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密码。”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历史上,长城地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发展、成长壮大,正说明了这一点。


建设“两区一窗口”的兴安盟实践

兴安盟委统战部副部长 王连鹏

兴安盟总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人口141.7万,是由汉、蒙、满、回、朝鲜等40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作为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诞生地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成功实践地,兴安盟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两次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为起点,以打造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样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试点为抓手,持续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力量。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

坚决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重要政治要求,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一是统筹谋划赢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三定”规定,制定出台《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实施方案》,系统部署民族工作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如何干好等问题。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开展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行动,加强政治、思想、组织等“八个引领”推动各级党组织更好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全区率先实现乡镇苏木全部配备专职统战委员并进入党委班子,旗县市民委主任全部进入同级统战部领导班子,基层统战工作力量更加充实。二是理论武装强内功。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盟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党的民族政策理论不少于2次。发挥“关键少数”表率作用,盟委书记带头解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带头撰写理论文章并在《瞭望》周刊刊发。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盟委党校同中央民干院合作开发“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教学课程体系,培训学员64期、6000余人次,收到良好成效。与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合作开展的《内蒙古努力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研究》课题获评“优秀”,为全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思政教育提供生动教材。三是建章立制抢先机。建立完善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盟各项工作主线的综合性制度体系,制定实施“兴安盟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要求前置联审制度”,使贯彻主线成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前置条件和刚性约束。建立实行盟委书记民族工作谈话制度,被国家民委肯定并作为典型做法推广。制定完善盟委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和民委委员制度,确保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充分发挥作用、解决实际问题,避免“虚化”。

二、持续用力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注重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创新平台载体于有形。深入开展“石榴籽同心筑梦”系列活动,覆盖各族干部群众超百万人次。广泛开展“抵边牧户升国旗”“我为祖国戍一边”“我在北疆看日出”“最美边防线齐心戍北疆”等主题活动,凝聚边境地区干部群众“扎根边疆、心向中央”的广泛共识。充分挖掘利用“一馆三址”等红色资源,精心组织开展“十个一”红色主题系列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学、看、听、走”的过程中,更加坚定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持续加强北疆文化品牌建设,打造集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兴安岭上兴安盟”文化标识,创设200余处、1000多个体现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场景,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抬头可见、随手可学、处处能感知。二是深化宣传教育于有感。发挥好26处宣传教育基地、37处实践创新基地和1088个促进会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更实、力量更足。精心建设兴安领创展示体验中心,打造集演出展览、非遗传承、宣传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与中国传媒大学联手打造推广具有示范意义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实训基地,教育引导各族农牧民讲好普通话、卖好农产品、做好新农人。深入实施“一个引领、八个争做”行动,组织开展“村来村去展·找找老照片、谈谈新变化”、劳模工匠先进典型讲身边事、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巡回宣讲等实践活动,让各族群众弄清楚恩从何来、惠在何处。在北京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兴安盟·五角枫”杯世界疏林草原摄影展、科尔沁蒙古族刺绣脱贫致富展,创作《生生不息的赞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习总书记回信了》等一批文艺作品,反映我盟各族群众脱贫攻坚题材的电视剧《枫叶红了》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取材我盟三角山哨所真实故事编创制作、反映各族军民共同守边戍边的电影《守望相思树》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编辑成书《兴安岭上石榴红》全国百家媒体走进兴安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采访集锦,集中宣传展示兴安各族儿女心向党中央、感恩总书记、奋进新征程的时代风貌。三是强化示范引领于有效。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三学一带一创”活动,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推动农村牧区守村规、改陋习、重诚信、讲互助,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六大创建”为引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6个旗县市全部创建成为全区文明城市,乌兰浩特市被国家民委确定为赋予“三个意义”联系点,全盟共有25个国家级文明单位,62人荣登中国和内蒙古好人榜,52人获评全国和全区道德模范,“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

三、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坚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聚焦办好两件大事,全力落实“六个工程”,持续抓好“三稳五进”,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盟地区生产总值由 2020年的548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703亿元、年均增长5%。一是擦亮生态底色。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持续做好保护、治理、转化三篇文章,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把43.5%的国土面积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全盟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达到33.4%和74.1%、高于全国10个和24个百分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推进“三北工程”建设,举全盟之力坚决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围绕实现“灭黄、治白、增绿”目标深入实施风电光伏和防沙治沙一体化工程,年内啃下5.8万亩裸露沙地“硬骨头”,实现绿中无黄。率先完成CCER林业、VCS草原和农田3项全区首单期货式碳汇交易,土地和碳汇指标交易两笔“好买卖”走在内蒙古前列,让更多“绿色福利”惠及各族群众。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创建国家级现代畜牧业试验区为目标做强一产,2023 年全盟粮食产量突破135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290万头只,全盟 6 个旗县市中 5 个是国家产粮大县、3个是国家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兴安产·安心选”走进全国大市场。坚持把新能源作为重塑工业新格局的重要引擎做强二产,近三年全盟新能源装机新增400万千瓦,新能源电力装机占总装机的68.7%,带动全盟三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家、总数达到122家,冶金装备、新型化工等重点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亿元、增长14.4%。国内在运单体最大陆上风电基地中广核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投产发电。乌钢1200立方米高炉建成投用、年产 150 万吨双高棒项目开工建设,乌钢实现变“绿钢”、变“特钢”。坚持以旅游业为龙头做优三产,成功举办中国旅游大会、校友经济论坛等活动,获评中国首个全域“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阿尔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完成验收即将授牌,2023年全盟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82%、130%,均创历史新高。三是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盟成为内蒙古唯一被国务院评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地区”。深入开展促进就业增收“四大行动”“六大举措”,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排名全区前列。对生态承载力弱的“南三北八”地区编制生态修复方案,优化生产要素布局,统筹解决水资源保障、禁牧休牧、群众增收等问题,努力实现人聚沙退、畜转绿增。扎实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大力推进团结成边、保障稳边、基础固边、产业兴边“四边工程”,谋划实施76个重点项目,用绣花功夫建设“一流边防线”,持续做好阿尔山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试点工作,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守祖国边疆、共创美好生活。

四、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

推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是深入落实“三项计划”。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与北京市、吉林市、长春市、宜昌市等地区建立青少年双向交流合作机制,与湖北省宜昌市联合开展“鄂蒙在行动﹣送茶送文送健康北疆行”活动,打造“亲情中华·边疆行”等特色品牌,促进各族青少年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交流。落实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全力提升大乌兰浩特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和承载能力,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在城市社区建设进城农牧民就业服务站,打造各民族群众学习之家、阳光之家、平安之家、康乐之家,创造更加完善的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社会条件。落实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承担国家民委确定我盟为全国第一批旅游促三交试点任务,规划打造爱国线、团结线、感恩线、奋进线、文明线五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旅线路,举办亚洲大学生电影节、全国大学生草原文化旅游节、那达慕大会等活动,让各族群众在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中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开展“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农牧民文艺活动3400余场,通过“群众编、群众演、群众看”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文艺节目,融入现场宣讲、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聚焦培塑壮美和美善美、可信可亲可爱的内蒙古形象,全国首个品牌形象“兴安岭上兴安盟”破圈传播,激发了各族群众拼搏进取、感恩奋进的信心决心,树立起兴安盟自信自强、蹈厉奋发的良好形象。三是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我盟是2020年全区第一个实现学生全部返校的盟市。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民汉合校、混班混宿,全盟73所原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全部推行使用三科国家统编教材,46所民族语言授课幼儿园全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开展保育教育,盟语言文字应用中心被教育部、国家语委评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四是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率先启动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创建工作,制定“1+8”工作标准、达标举措和测评指标体系,在机关、学校、嘎查村、宗教活动场所等推进示范创建“八进”工作,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领域,积极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浓厚氛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评选,深入挖掘、大力宣传生动故事和感人事迹,先后有156家集体和208名个人受到国家和自治区表彰。

五、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

全面贯彻执行民族事务法律法规,持续在完善政策法规、管好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基层治理上下功夫,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案事件,做到一视同仁、一断于法。一是把严政策法规关。扎实开展涉民族工作规范性文件清理,健全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核、备案审查机制,盟本级对涉民族核心政策废止41项、修改10项。率先推动各级将宣传、统战、民委部门纳入同级城乡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加强对各类规划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前置把关,以不低于30%的比例对新上重点项目进行抽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彻到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方面。二是把严意识形态关。坚持举一反三、加强督促检查,常态化对城乡建设规划、雕塑雕像、广告标牌、社会面等领域开展细致排查、精准研判,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不突出、历史史实阐释不准确问题整改整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增加共同性。三是把严基层治理关。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准确把握“三个不能”,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维护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深入推进平安兴安、法治兴安建设,倾力打造“北疆枫桥·善治兴安”社会治理品牌,抓实抓细信访代办制,扎实推进“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建设,将民族工作重心下沉到乡镇苏木街道、嘎查村社区,不断提升基层民族工作治理水平。

下一步,兴安盟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和各项工作的主线,全力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样板区、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的示范区、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示范区、推动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示范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示范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示范区,把兴安盟建设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优越性的重要窗口。